« May 2005 | Main | July 2005 »

June 30, 2005

小說停產

整個六月﹐一篇小說也沒有寫過。「餘弦棧」裡沒有新作﹐連「小說連線」已輪到我了﹐但總也沒有辦法完成作品。

我靜下來想想﹐是甚麼原因呢﹖

工作忙吧……是的﹐工作很忙。但記得去年底比今天更忙時﹐依然能夠寫到幾篇。

電影節嘛﹐晚上都去看電影了﹐沒有空坐下來寫咯……不過﹐看了電影不是會有更多靈感麼﹖記得去年看完「日落巴黎」﹐靈感多得要分拆成多個故事。這兩星期內看了五齣電影﹐連一點點靈感也沒有耶。

那麼便是題材枯竭的問題了……也都不完全是﹐塵封在Draft Status 的未完成篇章計有﹕「錯過」﹑「迷戀」﹑「最後一課」﹑「流程」﹑「離開請關燈」﹑「分秒」﹑「靜止的螢光棒」﹐七篇……還有對應去年冬天寫「對面月台」的「月台對面」都還沒有動筆。這麼說﹐題材也不是沒有﹐如果照以前三星期左右寫一篇的進度計﹐把這些題材完成﹐可以撐到年底呢……

呵呵﹐寫了這麼多﹐也許答案只是一個字﹕「懶」。腦袋中的創作區懶得動啊!

June 28, 2005

感官樂園 3-Iron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雪梨電影節看的第四齣電影。英文片名是 3-Iron ——用這支常藏起而用途最少的高爾夫球桿﹐來比喻女主角的花瓶生活。她就像一件擺設﹐被丈夫困在偌大而有品味的家中。這個「三」字同時又扯上男主角﹐女主角和丈夫的三角關係。

在這齣個多小時的電影中﹐男女主角之間連一句對白也沒有。男主角全程沉默﹐女主角只在最後向丈夫(以及他背後如鬼魅的男主角)說了兩句:「吃飯了」和「我愛你」。反而差不多每一個配角﹐包括女主角的丈夫﹐警察﹐暴斃老翁的家人﹐拳師等等都撕破喉嚨地大叫大嚷。

全片的大部份時間﹐很靜﹐真的很靜……配樂的每一個音符都清楚聽到。這種對白極少的電影﹐很容易流於交待不清﹐或是悶出鳥來。全靠導演金基德的功力﹐配樂加上鏡頭運用﹐令到主角們每個眼神動態都有戲﹐把觀眾的情緒扣得緊緊的。

電影有種超現實的感覺。男主角在別人的家如入無人之境﹐自出自入。闖進只是想看看別人的生活﹐每次都在屋子主人的照片前拍照﹐仿彿想加入他們成為一家。到了後期被監禁後﹐更仿彿變成一個隱形的鬼魅﹐只有女主角才能看見他。女主角向丈夫說話﹐與丈夫擁抱﹐其實在她心中的對象就是男主角。

兩個主角都是寂寞人﹐都在尋找一些認同。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就只好在想像的世界實現﹐就只好在半虛幻的境地裡找。兩位主角尋找到對方﹐總算是得到了。

(圖片版權﹕Kim Ki-Duk Film .來源﹕YesAsia 網站影碟封面)

June 25, 2005

無聊人生の悲劇

前幾天看了雪梨電影節選映的「世界盡頭╱女朋友」。老實說﹐今年看的五套電影節作品﹐我評分最低就是這齣了。本來片名頗為吸引﹐世界盡頭嘛﹐有點超現實的味道﹐但看完後實在對譯名不敢恭維﹐日文原名我不清楚﹐英文譯名 World's End / Girlfriend 沒有問題﹐但將片中多次提及的世界末日譯成世界盡頭﹐就非常誤導﹐令我以為說的是一個超現實的地方﹐或是一種心靈境界。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片中女主角常常害怕世界末日﹐以為會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漂流大海……但如果看電影中呈現她的無聊人生:沒有希望﹐沒有意義﹐覺得感情只是一個可以依附的水泡﹐一天天都只是渾噩地渡過的話。這樣﹐就算世界末日﹐又有何干﹖

電影一開始﹐就是女主角被同居男友趕出去﹐拉著行李去投靠男主角。本來髮型屋的工作因為與老闆鬧翻而丟了﹐就去當街頭拿宣傳牌的賓尼兔。工作勞累﹐她不止 一次說她不是一生下來就要當洗頭妹╱賓尼兔﹐但其實她想當甚麼﹐也許她也沒有問過自己。後來遇到新男友﹐就像樹熊般依附過去﹐把他當作全世界。當然﹐一旦 感情生變便覺得是世界末日了。

男主角喜歡她﹐一直非常明顯﹐但似乎她對他卻完全沒有興趣﹐只把他的家當臨時避難所而已。在末段二人纏綿將到床上﹐她竟然把安眠藥混進飲品中把他迷暈﹐然後就擺出避過一劫的表情﹐留下字條離開。

電影中的幾個人物演出都頗為表面﹐劇本的內心戲也欠奉。男主角不斷兜搭女子回家﹐對喜歡的女主角卻一籌莫展﹔他的同性戀同屋╱老闆對他的感情也欠缺描寫﹐只像幽靈般間歇地出現﹔女主角的新男友又無以名狀地與前度女友復合﹐把她趕出去……

此片讓我感覺得自己老﹐會不會是今天的少年都是這樣子﹖也許是我自己一直都是一板一眼的﹐從來沒有年少輕狂過﹐因而沒有共鳴﹖

電影的鏡頭運用沒有特色﹐沒有甚麼美感可言。盆裁店﹑魚缸﹑冬夜其實都是可以拍得很有美感的﹐但導演卻像沒有為畫面用心過。唯一是最後二人掉進地洞﹐坐井觀天看到的藍天白雲﹐好在﹐最後一個鏡頭﹐總算是美麗的。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按﹕用了「の悲劇」三個字﹐必須 acknowledge 一下 Nikita501 的站咯)

June 22, 2005

5 x 2

5x2看了法國導演 Francois Ozon 的 5 x 2﹐捧場是因為看過前年他的 8 Femme 「八美千嬌」  ﹐覺得不錯。誰知卻看到一齣與前作完全不同的作品。電影台灣譯作「愛情嘗味期」﹐點出了電影的主題﹐反而原名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啦。看了解說才知道片名是指男女主角「二」人關係的「五」個階段。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以倒敘形式呈現﹐由在灰黑的律師樓簽離婚書開始﹐正式離婚後二人卻隨即到酒店發生關係﹔之後跳回尚未分居前與親友吃晚飯的片段﹐男主角不知何故把在瘋狂性派對的經歷公開﹔再來是二人孩子出生的日子﹐男主角毫無興奮之情﹐任由太太孤獨地在醫院﹔然後是洞房之夜女主角溜到酒店後院﹐卻受到美國遊客引誘出軌﹔最後是敘述他倆在渡假聖地開始的情景。

此片的調子從最初的沉鬱到最後的充滿希望﹐但可惜由於是倒敘故事﹐人物的婚姻關係就像是註定失敗般沿著某個軌跡步向破滅。幾個片段之間﹐情節並不十分緊扣﹐沒有一個單一的原因可以導致最後離婚的結果﹐反而是從二人之間的互動﹐看出這段感情是有個「嘗味期」。相處久了﹐感情淡了﹐婚姻生活是否會無可避免地完結。

從導演的手法﹐看得出他對婚姻關係很有保留。五個片斷都在訴說感情的來去沒有脈絡可尋﹐而情節結構之鬆散﹐更顯出情愛的隨機性。與前作「八美千嬌」唯一近似的感覺﹐就是性在電影中的比重甚大﹐怎逃也逃不了。

男女主角真實年齡都過四十﹐符合最初離婚一段的情節﹔有趣的是導演讓他們越演越年輕﹐而他們的演技精湛﹐每個階段都令人信服﹐到末段時光倒流了近十年﹐女主角從一個中年母親變得青春迫人﹐很考導演﹑攝影和演員的功力。難怪導演再次邀請她演出新片Le temps qui reste 了。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圖片版權﹕Francois Ozons .來源﹕Francois Ozons 網站電影海報)

June 19, 2005

蠔民 Oyster Farmer

Ofarmer_1上星期雪梨電影節開鑼﹐今年我第一齣看的電影是本地製作的 Oyster Farmer

澳洲電影業低潮已久﹐目前新片都要依靠政府或文化團體的資助。近幾年很多套澳洲片的背景﹐都試圖販賣澳洲特別的風土人情﹐將一個平凡故事配上一個 exotic 的背景﹐試圖引起國際觀眾獵奇式的興趣﹐以作賣埠。早前的「日籍相對」如是﹐這齣「蠔民」亦如是。

此片的導演 Anna Reeves 只曾拍過短片﹐這是她第一齣長片。故事背景是雪梨附近的 Hawkesbury River 的養蠔區﹐拍攝手法對於一位新導演來說﹐算是流暢可喜﹐電影的興味線維持得不錯﹐也拍出了澳洲鄉間農業的困境。演員不是大卡士﹐男主角 Alex O'Lachlan 更是第一次拍電影的新人﹐演技卻也不錯。

被電影海報的沉鬱風景誤導了﹐入場之前﹐我猜調子會很沉重﹐而且因為常聽到 Hawkesbury River 下游的污染問題﹐以為電影會表達出蠔民對環境的絕望﹔看下去才知道內容原來並沒有甚麼悲情﹐到最後的大團圓結局﹐甚至可以算是喜劇了。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一開始是男主角 Jack 在河中駕著快艇穿梭的情景﹐不久就敘述了他原本在雪梨當搬運工人﹐為了陪伴車禍受傷入院的姐姐﹐轉到附近的蠔場工作。因為姐姐的醫療費高昂﹐無計可施之下決定挺而走險打劫雪梨魚市場﹐得手後為了避過檢查﹐隨即將贓款投進魚市場內的郵筒寄給自己。回到蠔場後﹐他望著信箱等呀等﹐但巨款卻不知去向。他開始懷疑鄰居藏起了﹐甚至認為剛剛與他閃過愛情火花的 Pearl 也有可疑﹐差點把感情毀掉。

片中穿插了蠔民工作的辛苦﹑面對天氣變化的脆弱﹑還有老闆夫婦的分居與復合﹐把一幅澳洲鄉間的生活片段呈現出來。正如電影完結後﹐監製出來致謝時說﹐這部電影是 a slice of life﹐我實在十分認同。監製也提及首映禮時﹐不少在戲中當過臨時演員的真正蠔民也來了捧場﹐而為了多謝他們在拍攝期間的支持﹐也會有一場為他們的社區設施義映。

澳洲作為世上最都市化的國家﹐大部份居民都是城市人。城鄉之間的隔膜是越來越嚴重了。傳統上維護農民的右翼政府當政近十年﹐但由於左右兩端的政策都向中間靠攏﹐農業不單沒有得到照顧﹐反而因為天旱而生活更為艱難了。我們作為澳洲城市人﹐對鄉間生活﹐農業運作都一無所知。當我們在大口大口地吃著價錢不貴的澳洲生蠔時﹐完全沒有想過養蠔人的艱辛。城市人壟斷了國家的資源﹐浪費地消化著農產品﹐污染了環境﹐引致天氣反常﹐影響了農業收成。在風光如畫的背後﹐總是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圖片版權﹕Dendy Films.來源﹕電影宣傳單張)

June 15, 2005

四萬的笑容

40000_1好開心﹐自四月十七日到今天不足兩個月間﹐又再增加一萬個瀏覽人次﹐今天傍晚時分達到四萬﹗

近來幾個熱烘烘的題目﹐抄襲和版權﹑選十個網誌等等﹐令小棧增添了不少讀者﹐近來每天的瀏覽數字都有接近200人次。在此再次多謝各位新知舊雨的支持。

Be Good

Begood方力申的新CD﹐名叫「Be Good」﹐也許是他們的一個主觀願望。一而再﹐再而三地延續了之前兩張唱片的風格﹐老實說﹐是有點膩了﹐要形容為 Good 有些勉強。很多時﹐出道三四年而略有小成的歌手﹐總會遇到類似的瓶頸時期﹐為人接受的形像和歌路﹐一方面不敢放棄﹐但另方面又怕繼續下去﹐會開到荼靡。

記得1988年的張學友﹐在一連幾張受歡迎的唱片之後﹐推出「昨夜夢魂中」大碟﹐主打歌不是他一貫的曲風﹐沒有大熱﹐加上受酒醉鬧事新聞影響﹐便開始了他幾年的低潮﹐花了好些時間才能翻身﹐如果當年再有甚麼差錯﹐可能就此消聲匿跡也說不定。

(圖片版權﹕金牌唱片    圖片來源﹕YesAsia 網站)

小方這唱片最初派上台的是【自導自戀】﹐這歌令人想起【好心好報】﹐連歌名也一脈相承。填詞人叫「夏至」﹐不知取這個筆名時﹐他有沒有留意「夏至一陰生」﹐高峰過後﹐日照回頭縮短﹐有點走下坡的感覺呢﹖不過從他填上「驚心動意」和「偏心動魄」兩個不知何解的自製成語﹐便看到他還有一條很長的路才能到達高峰。

旋律是容易熱播熱唱的卡拉OK形式﹐又是手提電話的廣告歌﹐詞中的「自拍」﹑「留言」等等手機功能﹐令人覺得有點硬銷﹐比起多年前的手提電話廣告【情深說話未曾講】﹑【風裡密碼】等等用一些相關但不太露骨的詞語來推銷﹐層次實在很不同。

林夕在此唱片中唯一的作品是【好走】﹐卻包含了兩句我在全碟裡覺得最礙耳的詞句:「是我不知好歹去阻地球轉」和「我沒覺得折墮」。俗語入詞﹐其實沒有問題﹐不過重要的是要全首風格一致﹐不能一句雅﹐一句俗。

最近派上台的【ABC君】貫徹方力申前碟很多首歌那種後備情人的感覺。自己配不上心中的女神﹐寧願留在她身邊做知己朋友﹐也好過完全不能見到她。這種情懷已經在小方的歌曲出現過很多次。其實﹐隨著年齡增長﹐Alex 已經不是當初十多二十歲的大男孩﹐也許可以嘗試一些其他的歌路。

這張唱片﹐水準普通得很﹐唯有衷心期待下一張唱片有多些新意。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June 12, 2005

插.圖

港燦兄因為貼了版權不屬於他自己的插圖而被「插」﹐自省之下把所有圖片刪除﹐而且決定暫時封筆。因為此事﹐我也回想了自己貼圖的習慣﹐看看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我喜歡攝影﹐所以自己有不少不同題材﹐自己拍的圖片。為自己的文章配圖時﹐以自己的作品為首選。這些圖就完全沒有版權問題了。

至於評論文章﹐配上書本封面﹐電影劇照﹐唱片或影碟封套的圖片﹐我個人覺得是 Fair Use。而且通常會在文中加入連結至官方網頁﹐或是連至 Amazon 和 YesAsia 等的銷售網站﹐也算是對版權持有人的一種交待吧。

本站沒有轉載報章上的新聞圖片﹐也不曾轉貼明星相片等明顯有版權及商業價值的圖片。不過﹐凡事都有一些例外﹐比較「踩界」的做法﹐有下列兩種﹕

有時文章提及一些自己沒有到過的建築物或地方﹐我會用在網上「找」來的圖來配合。通常在 Google 找時﹐我會選一些流傳比較廣﹐沒有特別技巧﹐幾乎是任何人如果到那裡都能拍到的那種照片。在能夠配合文章的同時﹐希望不會令原作者的利益受損。至於註明出處﹐我以後會盡力做。不過如果在 Google 找圖時同一圖片﹐同時找到多個源頭﹐難以肯定原拍攝者是誰﹐如果想註明出處﹐應該如何做呢﹖

另一個做法﹐是找不到貼切的圖片來配時﹐將一些現成的圖片用 Photoshop 修改。如上兩星期的文章「受不了的客戶服務」的插圖般。我在網上找來的圖是橫向的﹐一幅一個人在一間辦公室內聽電話的照片﹐如果原圖照登﹐根本不能配合我的文章。我把圖裁剩一小部份﹐成為直向﹐左右翻轉來配合文章的方向﹐把人物面目模糊到變成剪影﹐再把彩色變成雙色﹐把顏色調教成紅黃色﹐代表自己的怒火。本來我覺得就算原作者看到這圖片﹐也不可能認出是他的﹐而且我也加入了非常多的 creative input﹐應該不會有問題。但看到港燦兄的自省﹐再回想到早前大家對「蛋撻」改頭換面抄文的義憤填膺﹐我的行徑﹐會不會原來和他的行為類近呢﹖如果原作者發覺他的照片被改頭換面至此﹐會不會如各 blog 友被抄文時那麼憤怒呢﹖

我越想越迷惘﹐不知各位有何意見﹖

June 08, 2005

志不在此

今年在雪梨舉行的 DesignBuild 建築材料展與往年有一個很顯著的不同﹐就是有很多來自中國內地的參展單位。他們被編排在相連的數行﹐與其他參展公司人頭湧湧的情況﹐實在是有很大的對比。他們來自中國各地﹐從瀋陽到重慶都有﹔而展品也很多樣化﹐有地板﹐有幕牆﹐有鐵釘……但為甚麼會落得門庭冷落的下場呢﹖

我有點好奇﹐所以走近看看。先經過了一個賣「立立令」不銹鋼閘的﹐這種很有暴發味道的閘門﹐在香港很多多層大廈常見﹐但這裡的口味不同﹐對於圖案過於花巧﹐表面閃亮如鏡的金屬面不大接受﹐難怪大部份參觀者都過門不入了。

後來見到一個洋漢在竹地板攤位前﹐問職員有沒有本地經銷商。他說沒有﹐要直接到中國訂購﹐他們可以代為安排貨運﹐但卻至少要訂購一個頗大的數目。那洋漢似 乎是承建商﹐他說﹐他半年的工程項目﹐也用不了這麼多﹐而且每項也會用不同的顏色﹐難以預先大批地訂﹐而且來澳以後﹐如何存放也是頭痛的問題。如果沒有本 地的經銷商﹐將來保用期內﹐產品一旦發生問題﹐又如何追究﹐向誰追究呢﹖職員用中國官場打哈哈的態度敷衍過去﹐而洋漢也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那邊廂﹐售鐵釘的櫃枱職員自顧自在嘻笑﹐對路過的參觀者不聞不問。再往前行﹐遠處傳來一個貌似某國際電影「巨星」的攤位女職員與幾個西裝洋人調笑的聲音。我不知道他們在笑甚麼﹐到我步近時﹐洋人已走。我隨便拿起樣品﹐用英語問她幾個簡單的問題﹐誰知她卻極速變臉﹐用一副撲克臉孔有一句沒一句的答我﹐她說的是濃重「兒化」英語﹐我實在聽不明白﹐Pardon 了幾次﹐她的臉更黑了。我好歹也是顧客﹐犯不著要看她臉色﹐就轉身走了。不過﹐心裡最大的疑問是﹐究竟她剛才用甚麼語言與洋人調笑呢﹖

其實﹐長途跋涉來澳洲參展﹐這些建築材料商也花費不少﹐但為甚麼不先查證一下﹐產品是否符合這裡口味﹖為甚麼不先找一個本地經銷商﹖為甚麼不訓練一下職員的語言和態度﹖難道大家都志不在生意﹐門堪羅雀也不要緊﹐只在貪圖公費出國旅遊﹖

June 04, 2005

那一年

那一年﹐在大學站到紅磡的車程中﹐望著將落於西方紅得像血的夕陽﹐映照著茫然靜止不動的吐露港。火車不願回頭地飛快南行﹐不經意地Walkman裡傳來了這首歌。很沉重。


【問青空】黃凱芹

曲:黃凱芹 詞:黃凱芹

痛  怎麼形容  望向青空  青空一片風
在晚風中   掀起一撮小殘紅   濺起暗湧

痛   心底幻夢  望向天空  天空一片空
在晚空中   想起一個小英雄   給東風遠送

我想起一闕歌謠   和想起你的話
還想起一臉微笑   曾期待破曉

痛   相通舊夢 望向星空   星空可會懂
在太空中   響起一世紀相同
悲哀的放送   ( 再望夕陽紅 )

痛   總想玩弄 望向高空   空空一片空
問那青空   可否一次和你   結伴做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