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y 2005 | Main | September 2005 »

August 30, 2005

郵購新娘

澳洲 New South Wales 省議會反對黨自由黨領袖布洛登 (John Brogden) 昨日因為幾項醜聞而辭職﹐其中最為人談論的是他上月在一個宴會裡談笑間將上個月退休的前省長卜卡 (Bob Carr) 的華裔太太形容為「郵購新娘」。雖然他只是在寥寥幾人面前說﹐但因為涉及種族和性別偏見﹐引起軒然大波﹐連地位也保不住了。

「郵購新娘」實在說得很難聽﹐其中包含了買賣婚姻﹐又將女性形容為可以購買的商品﹐而且很明顯是衝著她的亞裔身份而來的。卜卡夫婦結婚幾十年﹐太太是福建人﹐從馬來西亞來澳洲留學﹐兩人是在大學時代認識相戀﹐把她形容為「郵購新娘」實在是很嚴重的侮辱。

在有四分一移民人口的省份﹐一個反對黨領袖對異族通婚作出如此難聽﹐又帶有侮辱性的評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本人也常常在唐人街的活動出現﹐對不同種族示好﹐增加支持率。自由黨是澳洲聯邦的執政黨﹐但在省政府卻在野了十年﹐他們並不是如「一國黨」這些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黨派。今天的報紙也說﹐如此的說話﹐「一國黨」的議員也未必敢公開講。他這次的下台﹐絕對是自找的。

其實這事件﹐反映到很多人其實平時對不同種族的人裝得很友善﹐談笑風生打哈哈﹐但內心的陰暗面卻還是帶有對異族的歧視。

甚麼時候才能消滅種族偏見呢﹖

August 25, 2005

五萬了

50000_1昨晚瀏覽人數超過了五萬﹐無巧不成話﹐舊版的餘弦棧新聞台於昨日也達到了一萬次。自從搬到Typepad以後﹐雖然也有將這裡的新文章貼過去﹐但連自己也不常到那兒看了﹐但讀者還在默默地增加中。再次需要兩邊的讀者說聲﹐謝謝﹗

August 24, 2005

關於時空的推移

最近看了三部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藉著雨點說愛你」(Be with You) 以及「顫慄時空」(The Jacket)

三齣戲的背景和類型的差異極大﹐不過共通的地方是﹐都以時空的推移來作主線。

「春夏秋冬……又一春」呈現的時間是線性的﹐或者可以說是循環性的﹐線的盡頭又與開端重疊﹐循環不息。「藉著雨點說愛你」的時空則可以跳躍﹐女主角可以穿越時空﹐到達自己已逝的未來﹐但所有事件都像已預先安排﹐成了定局﹐不能逆轉﹐不能變更。「顫慄時空」中的男主角卻能夠到達未來﹐再返回現在﹐在自己死前遇上童年的女主角﹐將她多舛的命途改變。

可以說我愛胡思亂想﹐其實從小我就喜歡推敲時間推移的奧妙。「叮噹」和「回到未來」的時光機﹐都給我無窮的想像空間。

我的左腦一直懷疑﹐時光旅程﹐也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否則我們應該會常常看到來自未來的旅客。我的右腦卻說﹐或者時光旅程是可行的﹐但掌握這技術的團體﹐為免旅客改寫過去﹐為古今和未來世界造成大混亂﹐故意令到旅客們隱形﹐只准他們旁觀﹐而不能插手別個時空的事情。我甚至想像﹐某些人見到的鬼魂﹑外星人等等﹐可能都是這些技術偶有出錯﹐令到他們在別的時空被見到。

如果你可以回到一個過去的日子﹐改變一件事﹑或一個決定﹐你會做甚麼呢﹖也許﹐我會告訴在某個車程途中的我﹐說一番不同的話。雖然結果可能都是不會改變﹐說了﹐總也比沒說好﹐比沒說少了點後悔。

某段時間中了「緣份兩面睇」的毒﹐覺得這個宇宙在人作每一個決定或選擇時就會一分為二﹐各自循著不同的決定發展下去。我的左腦說﹐怎麼可能﹐世上幾十億人﹐每人每天都作出千萬個決定﹐那麼豈不是有幾億億億億個宇宙﹖右腦又反駁﹐宇宙有多少個﹐可以存在的空間有多大﹐時間有多長﹐難道是我們這些小個體可以理解的嗎﹖

我真的是想太多了。左腦說。

August 20, 2005

反彈連鎖blog

五樓先生竟然把連鎖tag反彈給我﹐顯然是做壞規矩。但既然我叫他出鬼主意在先﹐不妨姑且照做﹐多寫五個怪癖。不過下不為例呀﹗

怪癖六﹕在家中每個角落都一定要看見時鐘﹐否則渾身不自在。這是家族遺傳的怪癖﹐在每個房間﹑客廳﹑廚房都有掛鐘至少一個﹐我面前的電腦桌上有小時鐘﹐抬頭牆上就有掛鐘……以前在香港房子較小還好﹐來雪梨後住house﹐時鐘的數目就數以倍計﹔加上這裡有夏令時間﹐每年兩次的調校就成了大工程咯。

怪癖七﹕不用鬧鐘﹐要甚麼時候醒來就自動彈起。各位如果有留意我寫文的時間﹐就知道有時我頗為早起啦。

怪癖八﹕以前唸書時溫習一定要朗讀出來﹐否則完全不入腦。所以﹐圖書館和自修室於我﹐都不是溫習的地方。

怪癖九﹕旅行不跟團﹐從來也沒有參加過。對有人帶的旅行團全不感興趣﹐甚麼都安排好了﹐又限時限刻﹐非常無趣。就算語言不通的地方﹐也寧願自己慢慢摸索。

怪癖十﹕只聽中文歌﹐只看外語片……有點人格分裂﹐我差不多只會聽中文歌﹐但已有很久沒有看港產片了(包括DVD﹐但不包括在中文電視台偶然看到的)在戲院看最後一套是「臥虎藏龍」﹔DVD嘛﹐在「無間道」﹐「向左走向右走」之後﹐也記不起自己看過甚麼中文片了。

怪癖說完﹐大家玩了幾天﹐大部份網友都已經被點了﹐要點誰好呢﹖啊﹐有了……

伍零貳號房﹕歷史教授﹐對近代史素有研究﹐尤精於發掘歷史奇聞妙事。

503號房﹕環保先鋒﹐夢想遠赴第三世界搞環保。

Room Five Oh Four﹕專賣電燈泡﹐每逢遇到別人尷尬事﹐即時發亮﹐宣揚╱發揚出去。

五○五號房﹕注音符號學習班﹐青天白日旗專賣店﹐四十年代地圖派發所。

La Chambre 506﹕從來沒有見她出現﹐但門口掛著法文門牌﹐一定是法裔金髮美女。

大家未到過這些blog﹖雖然這些人物和網站都不作公開﹐但501兄號稱五樓先生﹐同住五樓的鄰居的位置都應該可以問他咯。501兄﹐煩轉交此文予閣下芳鄰﹐謝。(拿﹐唔係反彈俾你架﹐叫你轉交咋﹗)

August 18, 2005

怪癖連鎖blog

除了連鎖信之外﹐原來還有連鎖blog——Blog Tag﹗

台灣老婆點中了﹐要我寫五點自己的怪癖﹐還要點五位網友把這連開去……

怪癖一﹕坐火車時挑背向前的座位坐。
怪癖二﹕游泳的時候游50公尺自由式﹐然後游兩個50公尺蛙式﹐如此相間。用來數自己游了多遠。
怪癖三﹕非正餐時不吃零食。但一定要定時吃飯。絕對不會因工作忙而忘餐。
怪癖四﹕看完電影﹐留起戲票。現在如果買了在戲院看過的電影的DVD﹐就把戲票夾在DVD盒內。
怪癖五﹕用過的筆不蓋好﹐由它在桌面上風乾。

哈哈﹐到了出賣網友時間﹕

一﹑公園仔﹕自稱最緊要好玩的公園仔﹐這遊戲當然要和他玩啦﹗
二﹑501﹕鬼主意特多的501﹐會有甚麼出奇的怪癖呢﹖
三﹑大雄﹕大雄的怪癖﹐是很開放﹐還是不開放呢﹖
四﹑Alex﹕Shy Shy 地﹐寫文章一板一眼的Alex﹐究竟能不能找出五項怪癖呢﹖
五﹑星屑醫生﹕很潮﹑無賴又無聊的醫生有沒有怪癖的呢﹖

看了不少女生的怪癖﹐很多都有潔癖﹑整齊癖等等﹐讓我選清一色男網友﹐看看男女如何有別﹗各位被點名的朋友﹐你們願不願意寫﹐我不能勉強你﹐但我的好奇心已經被引出來了……請各位成全啦﹗遊戲規則在

一九886 - Right Now

圖片版權﹕Cinema Guild .來源﹕電影官方網站六月份雪梨電影節看的五部電影﹐我寫了四部。在完全遺忘之前﹐是時候將自己對最後一部「一九886」 Right Now (À tout de suite) 的感覺記下。

故事有點單薄﹐男女主角的感情完全不深刻。一起看的朋友說黑白片令到電影有種另類的格調﹐但我卻沒有同感。電影毫不另類﹐故事並不引人﹐裡面的愛情不感人﹐也沒有甚麼社會性﹐而且不覺得有諷刺與批判。究竟電影想表達甚麼﹐我看完還是一頭霧水。迷惘的感覺﹐非常「配合」那不知何解的中譯名。886﹐我猜是「拜拜咯」的意思﹐大概是想觀眾聯想到女主角離家出走和男主角在異地拋低女主角。至於「一九」﹐真的想不透是甚麼意思。也許是我離開香港太久﹐這是某種流行語吧﹖如果有朋友明白譯名的含義的話﹐請留言賜教﹗

Right Now 開展於七十年代中葉的巴黎。在我的認知中﹐七十年代﹐無論怎樣算﹐也不應該是黑白的。那時電影﹑電視﹑照片都已經進入彩色時代。用黑白來表達往昔﹐應該止於六十年代中期。如果不是用黑白來表達「懷舊」﹐那麼﹐為何要將後半段摩洛哥的藍天﹑白雲﹑沙灘﹑碧海都簡化成深淺程度不一的灰色呢﹖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故事描寫藝術系女生與一個銀行劫匪邂逅。後來劫匪被通緝﹐女主角竟然自願跟他私奔出逃。他們與相同的另一對一起到了摩洛哥﹐把贓款亂花。後來贓款法郎變得難以脫手﹐又被追捕﹐便用假護照到了希臘。在雅典機場女主角被入境處懷疑問話﹐男主角竟然拋低身無分文的女友﹐不等她而為了自保離去。女主角流落異鄉﹐遇到的人有好有壞﹐最後還是決定打電話回家請家人來接她。

就是這樣了。

老掉牙的橋段﹐戲劇性欠奉﹐喜怒哀樂都像片中的顏色一樣﹐被淡化了。女主角不明所以地對男主角一見鍾情﹐沒有足夠交待。男主角一直都表現出關心女主角﹐何以突然如此忍心﹐在異地拋棄她﹐由她身得無分文地自生自滅。中間沒有掙扎﹐沒有遲疑﹐就只像女主角生命中一顆無可避免的煞星﹐他的存在就只是為她添上一道傷痕。

片首片尾都交待這個故事是很久前的回憶﹐也是沒有甚麼作用。要說的故事﹐是從前的還是今天的﹐有甚麼分別呢﹖正如﹐不好看的電影﹐有沒有被電影節選上﹐也都沒有分別。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圖片版權﹕Cinema Guild .來源﹕電影官方網站

August 14, 2005

你演唱.我回想

昨晚看了古巨基的雪梨演唱會。

來澳洲多年﹐看過多次不同歌星的個唱﹐但我看得最不投入的要算是這個了。其實﹐不是古巨基唱得不好﹐也不是我不喜歡他的歌﹐而是整個演唱會是香港演唱會的十足翻版。香港的演唱會已經是半年前的事﹐影音產品更已經面世多時。這個演唱會的DVD我已看過多遍﹐現場版的歌曲也常在卡拉OK唱﹐在駕車途中聽。

昨晚雪梨演唱會的歌曲編排﹑次序竟然和香港的差不多一樣﹐驚喜完全欠奉。更令人失望的是﹐演唱歌曲的數目比DVD少了幾首﹐連出道歌【愛的解釋】都沒有唱﹐encore 又少了一首。而間場時說的一字一句﹑笑話﹑心聲等更是似曾相識。

雪梨的香港歌星演唱會﹐向來都不便宜﹐頂價票A$138(HK$800)﹐連山頂票也要A$58(HK$340)。雪梨歌迷付了超過一倍的票價﹐看到的竟然是一個cut down了的DVD版本﹐實在有點欺場。這樣的安排﹐不知與取消了墨爾本的演唱會是否有關呢﹖老實說﹐如果在演唱會DVD未出版前﹐來這裡重複香港的演出﹐問題不大。但現在事隔半年﹐新歌都已經派上台﹐這裡的演出竟然連一點點新意也沒有﹐真的說不過去。其實新歌也好﹐舊歌也好﹐練三數首穿插其中﹐我已經會感到滿意了。

全晚唯一的驚喜﹐竟然是來唱和音的側田﹐用盡澎湃感情獨唱了一首【好人】﹐唱罷全場都拍爛手掌。連古巨基也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了一句﹐這是唯一香港歌迷沒有看過的項目呀﹗

看得不投入﹐我反而把昨晚當作唱K﹐差不多全場跟著唱。坐旁邊一個比我年輕的朋友聽見我竟然懂得背【側面】的歌詞﹐很驚訝地問我﹕「你是甚麼年代的呀﹖」我只好指著台上的古巨基﹐說﹕「和他差不多年代咯。」

也許因為和古巨基的年紀差不多﹐很多他的歌曲﹐對我都有特別意義。他第一次出唱片的時候﹐正是我大學課程裡面的實習年﹐第一次在非暑期正式上班﹐我的忐忑興奮心情﹐也許和他加入樂壇的心情相似吧﹖【愛的解釋】和【藍天與白雲】都是我那時在火車上一聽再聽的歌曲﹐輕輕鬆鬆﹐與自己初出茅廬的心情很是配合。

【笑說想】是當年在車裡長期播放的一首歌﹐不知何故﹐每次聽都覺得很開心﹐令到一整天都變得美麗。有一段日子﹐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迷信﹐聽見這首歌﹐就會帶來一天的好運﹔後來甚至延伸到覺得早上駕車離家時﹐聽古巨基的歌﹐那一天就會事事順利。記得考專業資格的那天﹐車中就播著【愛與夢飛行】﹐那考試就過了關﹔某段感情的第一次約會﹐送她回家的車程中﹐我就播了【歡樂今宵】。不過﹐一段日子之後﹐這段感情的結局卻讓我意識到﹐原來那只是迷信……又或者是【歡樂今宵】詞裡面的「故事何樣美﹐終極是分離」把好運都「對沖」掉了。

後來的【Be My Valentine】和【羅馬假期】依然延續了愉快的感覺﹐在一些開心或不開心的日子都把我的心情變得好一些。到了古巨基到大陸拍劇前推出的【一光年】竟然一改以前的風格﹐悲情到不得了。更可悲的是﹐這﹐恰恰又是當時我的心情寫照。

之後﹐古巨基在香港的樂壇接近消失﹔而他的歌曲﹐亦從我的歌曲播放名單不見了。

直到前年﹐再次出現的古巨基﹐卻變成了一個品牌﹐以前的清新曲風變得蕩然無存。雖然「遊戲基」和「大雄」兩張唱片都非常出色﹐歌曲我也經常地聽﹐經常地唱﹐但我已經不能再抱有特別的 connection 去聽他的歌了。

昨晚的演唱會﹐他有他在台上唱﹔我有我在唱K﹐而同場﹐我的腦海還加映了十年往事的 flashback……

August 13, 2005

我的2046異想世界(一)

2046「爺爺﹐爺爺﹐這是甚麼呀﹖」九歲的豆豆拿著滑鼠來問我。

「這是以前的電腦用品啊﹐你出生前很久已被淘汰掉了。」

「這有甚麼用呢﹖」

對於習慣用眼球移動來控制電腦的小豆豆﹐應該如何向他解釋呢﹖

「這是以前在平面屏幕上﹐用來控制游標的裝置。」

「是不是『殘片』裡面那些平面屏幕﹐要用手指在屏幕上面按來按去那些﹖」

「噢﹐不是不是﹐那是再之前的東西。那時候﹐爺爺天天都要用這個呢﹐這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著它移動﹐電腦屏幕上的小箭頭就會跟著移動﹐再按這個鈕﹐就好像你用電腦時眨眼選擇一樣。」

「那麼﹐為甚麼它有尾巴呢﹖」

「哈哈﹐這不是尾巴﹐這是接線。舊式的電腦是一個盒子﹐以前的電腦用品都要把線插到後面﹐才可以用。這個滑鼠要用這線插到電腦後面才可以用的。是了﹐你從那裡找到這個﹖」

「我在雜物房裡這盒子找出來的﹐我想找我小時候玩的電子寵物貓﹐誰知卻找到這個甚麼鼠。」

「電子寵物貓在你的床下面﹐怎會在雜物房﹖」豆豆聽後便像箭一般飛奔回房﹐把我那個陳年舊滑鼠丟回盒中。

我看著這盒子﹐裡面裝滿久違了的電腦用品﹐滑鼠﹐鍵盤﹐手寫板﹐USB hub﹐還有MP3 機呢﹗這些東西﹐使我想起了四十年前﹐世紀初的日子。那時候﹐我閑來就在原始的第一代互聯網寫一個叫「餘弦棧」的網誌。有段日子﹐每隔兩三天就寫一篇文章。那些網頁非常原始﹐沒有立體影像﹐只有文字和圖片﹔沒有自動互連﹐連結要自己一個一個地加上去﹔聽寫系統比鍵盤輸入更慢﹐字得靠我一個個用倉頡或拼音來打﹔沒有眼球辨識﹐要靠老掉牙的密碼登入。

那幾年﹐認識了不少網友﹐從最初不曾見面﹐到後來用互動網上會議搞網聚﹐成了好朋友。直到近幾年﹐大家都退休後﹐眼球退化﹐要控制電腦很容易疲倦﹐才少了聯絡。不知他們近況如何呢﹖

Sidekick的blog從個人網進化成為網誌用家聯會﹐她一連當了多屆主席﹐一零年代時各原本免費的BSP試圖開始收費﹐她帶領聯會與BSP打官司﹐並請了我們的老友﹐御用大狀收買佬與他們對簿公堂。打了多場官司﹐我們終於勝訴﹐而Sidekick也成了網誌界的傳奇名字。

收買佬近年已經退休﹐與收買嫂常常參加星際旅行。好像前年才去了看土星﹐去年參加了新辦的太陽系外旅行團﹐今年還想去看彗星軌道。我和他說﹐唉﹐現在的 3D Surround 影像這麼真實﹐七十幾歲人﹐何必長途跋涉去實地看呢﹖而且彗星軌道碎片特多﹐有點危險性呀。他說﹐不怕﹐無論如何也要親眼看看流星雨的形成。

公園仔近年已經改了網名﹐變成公園阿伯。二十多三十年前常常與他用網上影院同步一起看戲﹐看完後又暢談一番。不過﹐說來說去﹐我們還是喜歡我們年輕時要去戲院看的平面舊片。近來有不少舊片都數碼立體化了。幾個月前和他同步看重新發行的「日落巴黎」四十週年立體版﹐看著主角的影像投射在身旁走來走去﹐我們的老花眼﹐真的更花了。電影的嗜好難以繼續後﹐幸好他的食評家太太Nana Taipo時常和他在地球到處品嘗美食﹐否則他便只能在家玩電子寵物貓了。

黑雪HK Bloggers站在頭十多年越搞越大﹐變成了China Bloggers後﹐於2020年又變成Earth Bloggers。幾年之後被互聯網瀏覽器老大哥「火狐」以幾十萬億地球元收購﹐比我們一眾年輕的黑雪﹐竟然是最早退休的一個。他後來延續了少年時的藝術夢﹐成了著名畫家。這個盒子裡還有一張舊DVD﹐裡面有他最早期的畫作。這些碟狀的東西﹐要找機器來開啟﹐今時今日已經不容易了。


本文脫胎自Sidekick的異想世界。其實還有不少網友想寫﹐先寫幾位﹐下次再續。

August 11, 2005

電視劇與專業

以某種專業或職業為背景的電視劇﹐其實為數不少﹐醫生﹑律師﹑警察﹑消防當然是熱門之選﹐而其他職業例如飛機師﹑廚師﹑餅師﹑時裝設計師都有拍過。但建築師的職業生涯很少切實地曝光。

很多電影都有身為建築師的主角﹐例如「緣份的天空」的Tom Hanks﹐「不道德的交易」的Woody Harrelson。這些故事都跟職業扯不上關係﹐最多只是見到角色拿著圖紙走來走去﹐又或者在地盤指手劃腳。近期香港重播的「創世紀」﹐裡面陳錦鴻飾演的許文彪也是建築師﹐不過卻是奸角﹐又收受回佣﹐更不得好死。而甚麼承其遺志而建成的「無煙城」﹐更是「得啖笑」之作﹐其惹笑程度與那些XX港﹐YY港都差不多。

可能我們的工作不會每天接觸很多人﹐不算太牽涉到其他人的生活﹐通常不會如醫生律師般﹐與其他人的生離死別扯上關係。編劇們可能覺得我們的工作生涯不夠戲劇性﹐不夠引人入勝﹐所以不會拿來做故事的骨幹。

不過其實我們的私生活﹑感情生活等與常人一樣﹐就算職場上的辦公室政治﹐也與其他行業的沒有差別。同行也有不少打golf﹑蒲吧﹑出海等yuppie式興趣﹐一樣可以很「壹號皇庭」。

如果設計時裝﹐甚至設計蛋糕﹐都可以拿來當主線的話﹐為甚麼建築設計不可以?也許原因是﹐戲內如果有設計的製成品﹐製作成本太重。搭建一座大廈做佈景﹐而又要令人信服是好設計的話﹐當然比做一個蛋糕貴上千倍萬倍啦﹐就算是要造一個建築設計模型﹐也是不便宜的事。

澳洲的大學裡﹐建築系學生流失率比較高﹐很大原因是大部份入讀的新生都不知道建築師究竟日常是做甚麼的。傳媒沒有反映﹐中學課程沒有觸及﹐不少新生都被那個「師」字吸引來報讀﹐入讀下去才知道根本自己沒有興趣﹐也沒有天份﹐浪費了不少時間。

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可以看到一齣以建築師的工作為主線的劇集呢﹖如果大家在世界各地有看過這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的話﹐告訴我﹐讓我找來看看吧﹗

August 06, 2005

當年今日

1985褪色的照片是1985年8月6日拍的。當年父母帶著外婆和我第一次來到澳洲﹐第一次遊覽雪梨歌劇院﹐我們在階梯上拍下了這張照片。

那一天﹐風很大﹐吹得我們好不容易才站得穩。我們來的目的在於為移民探路﹐沒有參加旅行團﹐很多旅遊景點根本沒空去。我們出入要靠朋友接送﹐只能走馬看花地到動物園看看袋鼠﹐在唐人街牌樓下散過步﹐和匆匆在歌劇院拍下了這「到此一遊」的照片﹐連門也沒有推進去。至於舉世知名的海灘﹐由於是隆冬時節﹐連去也懶得去了。

那年頭澳洲經濟好像不錯﹐一澳元兌七港元﹐只記得所有東西都很貴很貴﹐價錢牌的數目字好像是香港的一半左右﹐物價是香港三倍半啊﹗

記得朋友帶我們去唐人街飲茶﹐一行六人竟然吃了超過三十元澳幣﹐折算港幣二百多元﹐在那時五港元一個飯盒的年代﹐真的吃了一驚。不過﹐味道倒是十分難忘的﹐蝦餃的蝦都是全隻新鮮彈牙﹐還有今天再也吃不到﹐每隻都有一隻帶子的帶子餃。

印象最深刻的是登上雪梨塔﹐那是我第一次上這種電視塔﹐那種三百六十度一望無際的感覺﹐加上雪梨遼闊平坦的領域﹐使我意識到﹐這裡的生活﹐會與我一直成長的香港大大不同。我當時以為﹐不久我就會到此生活﹐可能中學生涯會有很大部份在澳洲渡過﹐誰知最後卻在香港多待了五年﹐唸完大學一年級才正式移民。

這些舊相片的顏色﹐真的滲透著歲月的痕跡。彩色相片隨時間泛黃﹐令到當時的新玩意——加印日期變得更為可信。今天﹐大家都數碼化了﹐電腦上的照片不會變色﹐我們又如何能一眼看穿相片的年齡呢﹖二十年後﹐也許我們會指著現在拍的數碼相片﹐笑說﹕「這張只有三百萬像素﹐一定至少二十年啦。」

August 03, 2005

The Beat My Heart Skipped

圖片版權﹕Wellspring Media .來源﹕電影官方網站一開始就給這法語片的片名吸引了。一直在心中編織著故事。

心究竟如何跳少了一下﹖這錯過的一跳有甚麼重要﹖那一秒﹐究竟心臟是完全靜止﹐抑或是蠢蠢欲動﹖

宣傳廣告只有男主角 Romain Duris 的憂鬱相片﹐令人猜不透情節內容。我原以為看完後﹐以上的疑團至少會稍微消散﹐誰知導演 Jacques Audiard 拍出來的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電影主調沉鬱﹐男主角Tom徘徊於音樂與金錢暴力之間﹐有點人格分裂。音樂修為來自他母親﹐但她身故後﹐他便把琴鍵荒廢﹔轉而走著父親的舊路﹕房產炒賣收購﹐以暴力驅趕住客來收樓。片中他游走於兩個極端之間﹐當然﹐鋼琴一直是他的選擇﹐但江湖瓜葛﹐絕不是說停就可以停﹐加上父親不斷有新「任務」給他﹐最後也是當不成鋼琴演奏家。

故事初段集中描述Tom的暴力一面﹐閑來又掛著大耳筒聽電子音樂。他夢想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另一面﹐要待偶然遇上母親生前的演奏經理人﹐才引發出來。

他打開家中荒廢的鋼琴﹐對音樂的情感和對母親的思念夾雜一起﹐令他對著琴鍵﹐久久才能彈出第一個音符。但這之後﹐便不能叫停了﹐音樂就像巨型磁鐵般把他吸引過去。男主角表現精彩﹐全片接近是他的獨腳戲﹐他彈琴時的表情﹐連起了他人生中的音樂與暴力﹐表達出一種把自己的兩面拉在一起的努力。

他找了一個鋼琴老師幫他練習﹐希望可以彈出水準﹐母親以前的經理人可以把他納入旗下。老師是一個來自越南的年輕女子﹐完全不能以法語和Tom溝通。練習的時候只能靠身體語言和簡單英語。老師教他一種比較輕的彈法﹐來化解他琴音中的固執﹑暴力。

電影中段加插了父親和年輕女友﹐與及Tom與朋友妻偷情的情節。這些枝葉令故事發展有點散亂﹐但想深一層又不能刪去﹐前者引了主角父子關於母親的對話﹔後者則用性慾的糾纏來襯托Tom與鋼琴老師之間似有還無的感情交流。

最後Tom投考鋼琴演奏家失敗﹐父親又被仇家所殺……。當大家以為曲終人散﹐原來還有兩年後的一小段﹐不過這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當然我明白導演想交代Tom與鋼琴老師的發展﹐但也許﹐open ending 會令我可以自己編造我喜歡的結局。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圖片版權﹕Wellspring Media .來源﹕電影官方網站


電影的法文原名是﹕De battre mon coeur s'est arrêté。在周星星電影評論網站看到中文譯名是「我心遺忘的節奏」﹐十一月會在台灣上映。中文名實在難譯﹐利用不了英文 Beat 等於「節奏」和「心跳」這個相關語﹐但譯成節奏便預先把情節和盤托出﹐完全赤裸示於人前﹐有點掃興。


在久違了的Norton Street Cinema看此片﹐看著曾經熟悉的裝修﹐不同的﹐原來是沒有一位懂彈琴的人在身邊﹐可以告訴我多一點片中關於鋼琴的點滴。